close

  中新網6月9日電 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孫建國題為《攜手打造休戚與共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的文章。文章指出,為妥善解決海上爭議,中方很早就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但一些國家非但沒有擱置爭議,反而不斷挑起事端。多年來,南海爭議有關當事方在爭議海域打了很多鑽井,而中國沒有打一口井,為維護南海穩定保持了極大剋制。
  文章指出,今天的亞太,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在世界戰略全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始終是地區形勢發展的主流。與此同時,亞太地區正在經歷深刻複雜變化,各大力量戰略關註聚焦亞太,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領土主權爭議有所升溫,恐怖主義依然猖獗,防擴散形勢仍較嚴峻,地區安全合作缺失亟待彌合,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安全任重而道遠。
  文章稱,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亞太大國,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謀民富而不稱霸、結友邦而交睦鄰,始終是亞太持久和平的維護者、互利合作的推動者、共同繁榮的踐行者,為維護亞太安全、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應有作用。
  文章指出,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強調同周邊國家一道打造興衰相伴、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亞信峰會上,習主席又鮮明提出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再次充分展現了中國謀求與地區國家友好相處、合作共贏的良好意願。亞洲安全觀的提出,不僅是中國對國際安全理念的重大創新發展,而且是中國對地區安全合作的莊嚴政策宣示。亞洲安全觀所包含的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其中,共同安全是目標,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安全;綜合安全是保障,就是要統籌維護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合作安全是路徑,就是要通過對話合作,促進各國和地區安全;可持續安全是根本,就是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在亞洲安全觀指引下,中國將與亞太國家努力成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推動共圓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
  文章表示,從歷史上看,中國與周邊鄰國少有領土主權爭議,只是到了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飽受列強侵略,無力維護自身權益,許多爭議才由此產生。當年的所謂“麥克馬洪線”,就是別人給中國和鄰國埋下的隱患。二戰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也未能得到應有的權利。根據《開羅宣言》,甲午戰爭後被日本竊取的釣魚島等領土應歸還中國,但美國擅自將釣魚島“施政權”轉交給日本。美日私相授受是非法無效的,並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上世紀40年代,中國國民政府從戰敗的日本接收南海諸島,並審定公佈中國南海各島礁名,宣示對南海諸島主權。1958年,中國政府發表的“關於領海的聲明”再次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當時並無多大的爭議。直到70年代南海發現油氣田資源後,一些國家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開始非法侵占中國南海的部分島礁,從而導致今天的爭議。中方始終主張,堅持尊重歷史事實和遵守國際法相統一,辯證客觀地看待歷史與現實,搞清爭議的來龍去脈,是公正合理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和正確方向。
  文章提出,中國一貫努力通過和平方式處理同有關國家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主張通過當事方協商努力尋求反映彼此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逐步縮小分歧、努力化解爭端。正是基於此,目前中國已經通過友好協商同14個鄰國中的12個國家徹底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為妥善解決海上爭議,中方很早就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但一些國家非但沒有擱置爭議,反而不斷挑起事端。多年來,南海爭議有關當事方在爭議海域打了很多鑽井,而中國沒有打一口井,為維護南海穩定保持了極大剋制。
  文章稱,近日,中國在自己長期實際管轄的西沙群島海域打了一口井,卻遭到越南包括武裝船隻在內的許多船隻的衝撞阻撓。菲律賓15年前故意將一艘軍艦擱淺在仁愛礁,雖然事後一再承諾將其拖走,卻至今言而無信。日本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在2012年單方面宣佈將釣魚島“國有化”。是誰在改變現狀?是誰在圖謀一己私利而綁架地區安全?是誰口頭上標榜公義,實際上煽風點火、破壞地區穩定?事實勝於雄辯,是非自有公論。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捍衛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是任何國家必須做的。
  文章稱,針對亞太地區熱點多、難點多的客觀現實,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有關各方增進互信、相向而行,多做勸和促談工作,多給“火藥桶”降溫,努力管控危機、防亂防戰。近年來,中國推動六方會談進程,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為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而不懈努力。中國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地區國家的高度肯定。
  文章表示,中國積极參与地區安全合作,同有關國家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支持東盟、南盟等在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中國軍隊大力推動在海上巡邏、地區反恐、災難救助等方面的雙多邊務實合作,僅去年一年就與相關國家軍隊舉行了17場雙多邊聯演聯訓,有力增進了軍事互信,為維護地區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提出以下倡議:
  一,努力凝聚共識,進一步增進亞太各國戰略互信。互信方能互利,互利才可共榮。我們不應該人已經進入了21世紀,但腦袋卻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框框里;不應該自己心存不合理的利己的想法,而刻意渲染他國威脅,尋求自身絕對安全;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對別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指手畫腳、甚至橫加干涉。最近美國相關方面以所謂的網絡竊密為由宣佈對5名中國軍官提起訴訟,還霸氣十足地宣稱,各國竊取軍政情報是通常的做法,而獲取商業機密則是非法的。這是哪家的道理?難道軍事、政治機密對一個國家生存和安全不比商業機密更重要嗎?“斯諾登事件”揭露了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軍政機密還是商業機密,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網絡竊密者,應該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起訴,被起訴的不是5個人、500人,而是其當今世界最大的網絡攻擊部隊及成千上萬的成員。現在,美國的某些人刻意“賊喊捉賊”,但其不能把歪理邪說和一己法律強加給全世界其他國家。我認為美國這樣做不僅嚴重違背國際關係準則,而且嚴重損害中美之間的互信與合作,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損人也不利己。亞太各國比鄰而居、利益交融,只有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實現共同發展中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保持良性互動,增進安全共識,才能不斷積累互信、相互理解、求同化異,努力推動地區各國成為安危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
  二,秉持公道正義,確保國際準則的權威性嚴肅性。維護自身安全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正當權益,消除各種安全威脅、維護國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任何一國政府的根本職責。對待國際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世界各國都應根據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用一個標準作出客觀評判,不能憑自己主觀好惡用雙重標準說三道四,這是一條應該得到普遍遵守的基本準則。在反恐問題上,有的國家採取了雙重標準,同樣的襲擊事件,發生在自己國家就是恐怖事件,而發生在其他國家,就成了所謂的“民族”“宗教”“人權”等問題,甚至為恐怖分子提供庇護。這不僅無助於維護國際準則的權威,而且最終會養虎為患、引火燒身,以往在這方面的教訓是很深刻的。最近,新疆“5·22”暴恐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首次提出了譴責,回到了正確的立場上。我們中國有最大的誠意和足夠的耐心追求公道正義,也希望各國都要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異同,根據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用一個標準公正客觀地對待國際事務、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三,加強對話交流,以和平協商方式化解權益爭端和熱點問題。和平談判方式是處理爭議分歧的有效途徑。窮兵黷武,鼓動軍事對抗,有違亞太國家民眾追求和平發展的文化傳統和現實訴求,將加劇地區局勢緊張。挑動事端,搞“城下之盟”,只會使矛盾的種子越埋越深。面對權益爭端和熱點問題,相關各方應保持冷靜剋制,多做緩和局勢、增信釋疑的事,少做激化矛盾、加劇緊張的事,積極開展對話磋商,有效避免誤解誤判,用戰略的視野、發展的眼光逐步尋找解決之道,努力把潛在的風險危機轉化為難得的合作契機,共同構建有利於各方和平發展的良好安全環境。
  四,堅持以史為鑒,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只有尊重歷史,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近兩年來,日本領導人不僅不反省侵略歷史,反而大開歷史倒車,試圖衝破和平憲法的“束縛”,其所作所為損害了亞太地區戰後和平穩定的基礎。明年我們將迎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切愛好和平的亞太地區國家和人民,一切曾飽受侵略欺凌的亞太地區國家和人民,一切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犧牲的亞太地區國家和人民,應對日本政府的意圖和行動保持高度警惕,珍惜用數千萬生命換來的和平果實,始終堅持歷史正義,共同捍衛戰後國際秩序。
  五,適應形勢發展,探討建立地區安全合作新架構。建立全面有序、包容協調的地區安全合作機制,是解決地區性安全問題的堅實制度保障。那種過分突出軍事色彩、明顯針對第三國的排他性軍事同盟,與地區求和平、促合作、謀發展、圖共贏的潮流格格不入,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步伐。一些亞太國家著眼地區實情和需要,在探索建立安全合作機制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實踐。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的作用日益重要,亞信作為目前亞洲地區安全領域最大的多邊論壇,為各國積極探討亞洲安全合作提供了寶貴平臺。我們應從促進亞太整體安全出發,不斷總結機制建設經驗,擴大安全合作範圍,充實安全合作內涵,深化安全合作程度,探討建立亞太安全合作新架構。   (原標題:專家:中國為維護南海穩定保持極大剋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95ynzb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