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青島10月21日訊(記者 陳之煥 張曉鵬) 21日,我國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完成西太平洋科學考察,返回青島奧帆基地碼頭,此次科考歷時82天,總航程10800海裡。
  “科學”號於8月1日從青島起航,赴西熱帶太平洋海域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主流系與西太平洋暖池變異機制及其氣候效應”項目和國家海洋局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西太平洋西部水體綜合調查”項目海上綜合調查任務,歷時82天,總航程10800海裡。
  “科學號”在太平洋西邊界流關鍵海域成功布放了17套、回收了3套深海潛標,收放潛標總長度達十幾萬米,這是我國首次在大洋如此大規模布放深海潛標陣列,在國際上也屬少見。
  “布放的潛標包括主浮球、海流計、釋放器、重力錨等近40個儀器,分別布放在3000米—5000米不同深度的海域。”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介紹,深海潛標正是由這些儀器構成的一套體系,可以在不同深度進行相關數據檢測,這次深海潛標布放的數量及難度在國際上都罕見,有利於檢測西太平洋海域有關海洋環流結構和長時序連續觀測數據。除了布放深海潛標外,此次科考還收回了在此海域投放了4年、深度為6100米潛標一套,這也是目前為止我國投放最深的一套潛標,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
  據瞭解,“科學”號在青島進行短暫休整後,將於11月中旬繼續前往西太平洋執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項目。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首次在大洋布放深海潛標陣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95ynzb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