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珂/文 本報記者 田明 見習記者 史晟全/圖
  如今,居民區內流浪的動物引起了越來越多愛心人士的關註,不少居民及愛心組織主動承擔起照顧它們的責任,但也有不少居民感到生活受到了這些動物的打擾。流浪貓狗泛濫導致居民與收養者之間的矛盾日漸升級。如何在尊重這些生命與保證居民生活不被打擾之間尋求一個平衡,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現象
  老舊小區流浪貓成群結隊
  記者日前走訪了東苑小區、建明小區、高柱小區等省會幾個老舊小區,都看到成群結隊的流浪貓出沒。在東苑小區里,沒走幾步就有一隻流浪貓一閃而過。它們並不像想象中的流浪貓那樣瘦弱,而多是圓潤飽滿,眼神也並不那麼恐懼。
  在建明小區,一隻黃白相間的小貓躲在一輛灰色機動車下,眯著眼睛,舔了舔爪子。旁邊單元樓門前有三位女士,叫著“笨笨”,順手把手裡的食物扔給了它。
  在記者走訪的這些小區里,隔三差五都能看到單元樓門前擺著些放著殘羹剩飯的小托盤。有些流浪貓和和喂養它們的居民已經很熟悉了,一到飯點就早早等在那裡。
  支持
  不忍心看小生命受傷害
  東苑小區一位流浪貓的收養者張玉芳說,去年6月她在自家門口撿到一隻剛出生的小奶貓,看著小貓楚楚可憐,就把它帶回了家,後來還收養了一隻灰貓跟它作伴。“其實收養它們投入很多,有的一個月都要花1000多塊。”張玉芳說,貓多了,每個月光貓糧、貓砂就是一大筆支出,有人不願委屈了這些貓,還會買新鮮的魚來喂養,甚至根據貓的口味選擇不同品牌的貓罐頭。她認識兩位熱心女士,幾乎把小區里的流浪貓都負責了,不僅把自家地下室改成了貓的家,還投入很多精力。他們的初衷就是不想這些貓挨餓或被人殘害。
  反對
  流浪動物影響自己生活
  “它們總趴在我車頂上,多的時候有十好幾隻!要不就是躲在車底下,突然躥出來嚇一跳,還怕軋到它們。”建明小區的王先生與張玉芳持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流浪貓給生活帶來了麻煩和困擾。“天一熱,那個味兒啊,太難聞了,有人在地下室或者樓道里喂養,實在不合適。”
  提起這些流浪貓,東苑小區幾位正在乘涼的女士也皺起了眉。“我們坐的這個地方就是它們的‘根據地’,一到飯點兒有人喂食,它們一來我們就得騰地方了。”這些小貓經常會“搞破壞”,不是把被單抓個洞,就在櫃底下撒泡尿。
  “身上都是跳蚤,弄到孩子身上就麻煩了。”抱著孫子的王奶奶說,這些流浪貓晝伏夜出,發情期還徹夜嘶叫,“孩子聽著害怕睡不著覺。”
  一位兩歲男孩的媽媽說,小區里自從有了貓,老鼠幾乎見不到了,但很擔心孩子的安全。
  分歧
  流浪貓狗引發鄰裡矛盾
  一位居委會工作人員透露,曾經有居民因流浪貓破壞了自己在小區里種的菜,動用鼠夾甚至毒藥令好幾隻貓慘死。這些流浪貓的收養者前去理論,兩家甚至大打出手。“有的人責任心強,也比較專業,能儘量不讓這些貓給別人帶來影響。”一位居民說,她所在的小區就有收養流浪貓的愛心人士,養的十幾隻流浪貓和鄰裡們相處還算融洽,其本人也會主動承擔清掃樓道的任務,“但是一窩一窩的小貓出生,這麼下去,小區里真患‘貓災’了。”
  讓鄰裡飽受“貓患”困擾,一些收養者內心也很矛盾。張玉芳說,家裡的兩隻成年貓都沒有做節育手術,其中一隻剛生了6只小貓崽。一隻貓的節育手術費在800元左右,對於收養著很多貓的愛心人士是筆不小的費用。
  聲音
  為流浪貓狗做節育手術
  “我們理解不喜歡它們的人,不強迫它們接納,但也不希望有傷害。”針對流浪貓泛濫帶來的困擾,石家莊陽光鋪路流浪動物救助團隊成員陸羽表示:“流浪貓狗越多,給他人造成的麻煩就越多,收養的人有心無力,生下來的小貓小狗又成了流浪動物,如此反覆就成了惡性循環。”
  如何解決流浪貓狗與人之間的矛盾,陸羽建議,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為它們做節育手術,減少流浪貓狗的數量。據瞭解,一隻貓平均一年發情2-4次,一次產崽最多時可達8只;一隻狗平均一年發情2次,一般頭一胎產崽不多,但第二胎通常也能產七八隻小崽。節育手術並非“不人道”之舉,對於流浪貓狗來說,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除此之外,節育手術也能避免動物發情期嘶叫給鄰居造成的打擾。救助團隊鼓勵好心人一旦發現流浪貓狗,盡可能抓捕後帶它們去做節育手術。“我們可以幫忙聯繫醫院,盡可能幫助收養的好心人減輕手術費用的負擔。”陸羽說。此外儘量避免兒童招惹流浪貓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
  (原標題:居民區流浪的小生命何去何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95ynzb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